前天跟大伙儿聊了一下A股这边的小结,今天跟大伙儿聊聊咱投顾组合和海外资产今年的交易回顾吧,总结下来有蛮多能说的。
投顾组合是我们“433”理念里最大头的那一块,每周的定投就是让大伙儿有个相比存款更优的资产能强制储蓄。当下我们两个组合的底仓分别是红利和海外,截止至当下看效果是蛮不错的。
国内的红利主打的是固收替代逻辑,大环境是非常清晰的,管理层从去年就开始做股息资产的引导,鼓励上市公司分红、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都是在逐步推进的,上市公司响应也比较积极,特别是有现金流的央国企能动的都动了。
我们今年汇智乾坤的发车基本都是红利向,红利当组合稳定器的底仓体验是蛮不错的。10月的时候市场的情绪转好,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有了变化,我们就集中补仓了一些老仓。选择已有基金的原因是让大家能够更轻松得上仓位,毕竟涨了那么多后新开仓是有压力的。
3个月后再回头看,我们老仓的主观选手弹性确实很猛,特别是科技风格的选手远远跑赢了指数,也跑赢了科创50,结构性行情下主观选手的能力就真体现出来了。
海外资产部分我们在B计划里持续做各大市场的定投,最重的头寸就是美股资产,这些资产是用来做大类资产平衡的。这两年海外最大的环境就是美债收益率进入高位震荡的状态,边际宽松的环境下有驱动的资产都能走出来。
最强的毫无疑问就是美股科技了,七巨头的暴涨带动了AI的投资大浪潮,而且确实兑现到了利润上。最近市场已经从硬件切到了软件的炒作上,有AI故事的软件股弹性特别大,我们持续投的美股科技仓位也跟上了这一趋势。
美股的细分方向今年我们也关注了一些,最经典的就是特朗普交易,从DJT到特斯拉弹性都很猛,特别是特斯拉这一波翻倍的大趋势,走成这样也是特别超预期的。
另外题材方向我们最近看过AI应用、量子、卫星和核电,这些方向虽然还没有产生产业趋势,但美股的环境太好了,情绪和钱都有,小市值题材的弹性比A股还猛。看到一些票1个月能涨5倍,真TM吓人。。
中概资产在美股关注的品种是拼多多,中报管理层捅自己一刀以后我们是明确看多的,正好撞上了国庆前外资回补中概头寸的波动还蛮舒服。不过最近都已经全都跌回来了,外资对中概资产还是没啥信心。
海外头寸今年体验是真挺好的,无论是个股还是B计划很多小伙伴跟上参与都有收获。2025年海外环境确实没有今年那么清晰,过程应该会比今年曲折一些,也希望最重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吧~
1、北上暂停3天以后今天终于回来了,在暂停的这些日子里市场是上涨的,今天遇到北上回来有抛压也可以理解。收盘看各大指数小震荡,个股上涨的还多一些,但大伙儿都感觉赚钱有点难。
总量角度当下的压力还在成交额上,北上恢复以后全市场成交额1.45万亿,相比昨天只放量了1600亿,流动性中枢保持缓慢下行状态。我们经常强调流动性和持续性的关系,等流动性中枢上行的时候容错率会更高一些。
板块层面,今天市场交投最活跃的是大AI方向,不过今天出现了很多冲高回落的现象。当下市场的仓位和交投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了AI,这是因为其他方向没有明确的基本面信号,市场只能在这块抱团,但这种过于拥挤的状态是要注意的,如果出现中期情绪下行的状况,没有执行纪律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回撤。
红利方向昨天溢价巨大的ETF今天直接跌停,昨天预警过风险就不多说了。红利风格当前的中长期趋势还在,前期因为基本面预期扰动的行业预期已经稳定下来,这里可以都看起来了,大方向没问题的。
下周交易2天2024年就结束了,今年月底上涨的效应特别强,估计下周也会有资金做这个规律。希望下周能收个不错的状态,给2024年收官和2025年开年都图个好意头吧~
2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人工智能“模塑申城”的实施方案》。各地方都在出台AI相关的支持政策了,明年地方会投入真金白银做AI方向的支持,引导基金都会积极干活。上游算力和云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比较明显,中游大模型核心就看几个大厂和kimi、deepseek等领先的厂商就好了,下游应用明年数量会特别多,谁能跑出来还真不好说。
3、国务院国资委:正在研究制订国企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工作指引。国企改革最近几年在持续做,抛开对国企的固有印象是能看到成效的。这个规则出来对国企高管的要求会提高,能落实下去可以提升企业的活力,就看未来几年的效果吧。
4、低空司召开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座谈会。低空经济是今年非常大的主题,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不多,不过政府的支持力度特别大,又是一个努力扶持起来的一个产业。当前是否有经济性其实不那么重要,核心是产业链最终实现降本以后能否产生新的业态,中国过去的新能源就是这样走过来的。💸